向春天出发 | |||||
| |||||
南方的冬天, 别有一番景致。长江三峡库区,夕阳染红了纯净的天空,无惧寒冷的雄鹰俯视向江面盘旋翱翔,沿江两岸绵延不绝的群山之颠,萧瑟的霜风吹过沟沟坎坎,便斑斓了属于这个时节的色彩,或红若焰火,或灿似黄金。两岸如黛的茶园,一垄垄纵横有致,镶嵌在江边的半山腰上,好似刚出炉的面包条那般,静静地孕育和守候着,一幅属于春天的丹青水墨……夜幕降临,万家灯火,沿江大道,橘黄色的灯光在崆朦的雾色里璀璨着,波光粼粼的江面上倒映成一幅立体感的画面来,又仿佛似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珠链,在寒夜里泛着迷人的温馨暖色来。 引江补汉1标工程建设项目部新营地驻地,奔腾不息的长江水到达这里,在三峡大坝的作用下,温顺地迂回成一弯宁静的黛蓝色的平湖来,仿佛一颗巨大的未经雕琢的蓝宝石那般,镶嵌在天地峡谷之间,滋养着这一方生灵。新营地门前的银杏树叶又黄了,在霜风的吹拂下,变得越发地金灿灿的,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遇上天气晴好的日子,阳光透过树枝丫的缝隙投射下来,那精致的黄叶便充分吸收了阳光,在霜风里摇曳出一圈圈的光影来,美不胜收,工作闲暇之余,仿佛一不小心就走进了一幅美轮美奂的油画世界里。 经历过一个春夏季的艰苦奋战,十二月份引江补汉1标工程建设项目部终于从临时办公营地搬迁至新营地了。新营地就建在引水隧洞取水口侧上方,背靠青山,正对平湖,朝可观晓月晨雾,晚可看夕阳晚霞,可谓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绝佳“风水宝地”。新办公楼距离拌和楼二百多米远,距物资仓库一百多米远,沿宜昌省道公路榜山一字排开。 新办公楼的搬迁,这标志着1标工程建设又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回顾工程开工建设以来的这一年,项目一直租用当地民房作为临时办公室兼生活营地,住所分散不说,办公场地极其狭窄,一个二十多平方米左右的大厅里,几十台电脑依次摆开,几大部门就挤在一起办公,无论是就生活还是办公而言,都带来诸多不便。每天一到饭点时间,是临时食堂“生意”最火爆的时刻,每餐一百多份的盒饭要准点送到前方临时营地和施工现场,为了使每一位员工吃饱吃好,项目党群综合管理部门可谓“日理万机”,项目一百多号人的吃喝拉撒成了每天工作的“头等大事”。 新营地建成后,干净整洁的环境里,工作起来沟通更方便更快捷,三个楼层的办公室,楼道中间布局的内走廊“四通八达”,与城里的写字楼别无二致,宽敞明亮的项目食堂大厅里就餐,给人予家的感觉,再也不用像原来那样每餐一百多份的快餐盒饭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了,人居环境及工作效率都有了质的飞跃。 新营地搬迁,恰逢岁末冬至,都说“冬至大如年”,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在这一天人们都会选择不同的食材搭配“进补”,利用各种珍馐美食来犒劳自己,正如南方人冬至必吃牛、羊肉和狗肉一样,北方人的面食饺子是必不可少的存在。下班回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牛、羊肉汤,既驱寒暖身,也暖心养胃,一盘饱满有致Q弹劲道的饺子,拌上香醋蘸料,入口软糯舒爽,让“家”的感觉在唇齿之间游荡,无论你是来自潇湘大地,还是冰天雪地的北方,项目食堂里总有一款菜肴,勾起你对家的思念,让你吃出家的味道来。 为了使每一位员工吃饱吃好,冬至这一天,项目综合管理部门精心组织大家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到新食堂大厅里一起包饺子。薄薄的面皮,色香味俱佳的肉馅,大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让“人间烟火”的气息,布满了大厅的每个角落。青椒炒肉丝、白萝卜烧羊肉、清炒小白菜、豆腐丝炒肉……丰盛可口的菜肴,南北两地的搭配,通过包饺子活动,既增进了团队的凝聚力与协作能力,也使每一位员工在工作之余,既能够充分感受到来自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关怀,还能够在异地他乡吃出家乡的味道来。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新环境就意味着新的开始,新的挑战,继新拌和楼、新办公营地及新物资仓库的建成后,随着相关辅助配套设施的逐步建成及完善,引江补汉1标工程建设项目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齐头并进中。给下一步“江汉领航号”敞开式TBM进场组装创造了坚实的基础条件。在项目领导的带领下,引江补汉工程建设1标段全体人员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风雨同舟共同迎接新的挑战,为国家水网工程建设添砖加瓦,向着春天出发!
| |||||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