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光而行 奔赴山海

日期:2024-12-24 来源:百色项目部 作者:王丹 摄影:秦军 字号:[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他驶向通航之路的“秘诀”。

他曾获2020年度“四好”领导班子,工程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电建科技技术奖三等奖、所带领团队获全国第三届优路杯BIM技术大赛银奖等多项荣誉。

他经历了传统水利水电施工、航电枢纽、通航工程、市政工程,如今再到通航,三十年风雨兼程,三十年春华秋实,如同是一部艰苦拼搏、迎难而上的奋斗史,在他身上展开。

起步即冲刺

故事的起点,是他踏入五强溪电站的那一刻,光芒从这一刻蓄势。1994年7月,年仅20岁的徐国强开启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怀揣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踏上了异乡的奋斗征程,成为了五强溪电站一名普通的技术员。这座位于湖南省沅水干流上的大型水电站,不仅是国家“七五”“八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当时国内已建和在建的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之一。对此,他引以为荣,以百分之百的激情和责任心投入工作。

砥砺奋进,脚踏实地,是他奋斗青春的通行证,也是他工作生活的关键词。作为一名青年技术员,扎根一线是常态,相对于办公室的“安逸”,他更乐于“走出去”。他用双脚走遍现场的每个角落,用眼睛观察着每一处细节,现场施工疑难的技术分析、原因查找、问题解决……专注于实际问题的徐国强致力把自己锻造成工作中能迅速发现、解决问题的“消缺大师”。

当问到初入职场是否有焦虑时,他的回答都是都是“没有。”我想,这是心态决定的吧,就如同他常对我们说的“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

拨开云雾见天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光。从技术员、测量员、土建队、质检员、施工员,从员工、队长、主任、再到副总,经过16年的磨练、沉淀,铸就了徐国强沉着、刚毅的品格,2010年9月,进入领导班子,担任湘江航电枢纽副经理。

每年月圆,思想之情愈发浓烈,可月下的他,早已远离家乡静默成长,早已成为八局的一份子,也早已不一样,并在这里扎根成长。

“不能时刻照顾家中长辈、陪伴妻子、见证儿子成长的一点一滴是我最大的遗憾。”有遗憾却坚定满满。

起始通航 起势未来

他能带队伍、打硬仗,2012年5月,徐国强担任构皮摊通航项目党工委书记兼经理,开启了他人生另一个新的篇章。

构皮摊通航是世界上水头最高和位于高山峡谷河段拱坝枢纽上的首座大型过坝通航建筑物,多项技术指标均为世界之最。该电站调峰性能优越,对乌江中下游防洪安全以及贵州省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二级升船机提升高度达127m,最大通航水头199m,上游通航水位变幅40m。

没有天生的管理者,也没有天生的领导。构皮摊通航第二级升船机主体为超高空薄壁结构,面对混凝土浇筑仓内钢筋密集、作业空间狭窄等是施工难点;且面临工程局发展规划,“三五六”公司进行合并,项目人员之间不熟悉等问题。在确保安全、 质量双受控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是整个项目的重中之重。

为打好这场攻坚战,徐国强带头执行24小时领导值班制度,带领团队针对施工难点,多次安排专家组到项目考察指导,反复钻研、多次尝试,调整作战方案。最终,在公司、各参建方的共同努力下,针对工程特点为项目量身订制每月“保三争四”的目标,组织从技术、管理、协调、浇筑等方面入手,实现了从楼梯现浇到随筒体紧后施工等10余项的结构优化。

2015年,施工进度完成110m,为“保三争四”目标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并超越了同行业类似工程的水平,多次获得贵州省政府、乌江构建公司、设计、业主等领导的肯定。

历时六年的大工程,他带领这支水电劲旅在施工方面实现了层层突破后,呈现了“水往高处走,船在天上行”的壮丽景观,创造了七项世界之最,他也因此获得2015年度优秀“项目经理”荣誉称号。《构皮滩水电站垂直升船机特高塔体施工关键技术》获中国电建、中国大坝工程学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多个单位奖项。

转型提能充电 顺势而为

2019年6月,在习近平总书记“长江大保护”战略的攻势下,徐国强带领团队投身到长江打保护工程彭泽施工总承包部。

长江大保护工程与以往所熟知的水电站工程有很大的不同。新的经营模式、新的施工管理,项目工期紧、安全文明要求高、协调难度大等对徐国强所带领的团队带来了重重考验。

“要围绕我们所开展的业务,学习专业知识,掌握需要涉猎的各类常识,实现由专业到广博再到专业的一个完善过程。”徐国强强调。

他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建设理念,把“红色党建”与“生态复绿”相结合,为了尽快适应新环境,迅速进入“生态复绿”工程,他不定期组织开展山体修复和水环境等专题课程培训、组织员工到先开工的长江大保护工程对标学习,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项目“本领恐慌”和“知识恐慌”的问题,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正确处理好生态建设与施工生产之间的关系。

长江沿岸受损山体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成效显著。江西省省级领导莅临考察调研2次,周边市县考察团参观学习3次,接受江西日报、江西电视台采访各1次,各方均对水电八局承建的受损山体生态修复工程表示了高度的认可。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系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全面达到政府验收标准工程质量,受到业主、政府多封表扬信,社区居民多封感谢信。《市政管网智能化溯源技术》获工程局第十次科技大会获科技进步奖。

再到通航 乘风起势

初心如磐,奋楫笃行。徐国强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用实际行动代言着一名真正水电人应有的情怀和品质。

他积极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打响品牌效应。主持完成的《构皮滩水电站垂直升船机特高塔体施工关键技术》在工程局及行业获多个奖项,总结研发了多项专利及工法解决施工难题,确定了在升船机施工领域的权威性。

“2022年4月26日,在利泽支援期间,接到邀请投标百色通航项目的电话。”至今记忆犹新。

再接通航工程建设,他踏歌而行,一如既往地以积极进取、自强自立姿态去迎接工程建设中一个又一个的挑战。

2024年3月6日,百色电视台《民生百色》专栏对百色通航项目年初复工情况进行了采访报道,报道中,百色项目全体建设者们“大干快上”,正抢抓春季黄金施工时间,全面推进通航建筑物主体建设……

“这是对我们工程建设的一个认可,也是对全体员工的辛劳付出的一个感谢。接下来,我们继续再接再厉。”朴实无华却干劲满满。

“百色通航项目具有它的的特殊性,是造福云桂两省区的大型民生水运工程,招标的时候定位为零变更项目,随着工程推进,施工条件、现场不断发生变化,相应的施工方案、商务变更却迟迟得不到落实解决,工程推进举步维艰。”说起这,具有丰富项目建设经验的徐国强一脸严肃。

百色通航项目,前期面临现场通讯线路及国防光缆改迁、居民阻工等影响征拆的疑难,导致进度计划偏离、工期滞后、赶工等问题,建设中相邻标段交叉作业较多、地质条件破碎发育不良、建设任务重、工期紧等不利因素,且多种类型台风极端天气的影响。

徐国强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施工方案,紧密联系各个部门,周密部署施工工期,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合理进行施工和资源配置,挂图作战、倒排工期。

为确保项目建设工期,项目部采取24小时人停机不停施工措施并制定网格化管理清单,一人一区,分区分片。他始终冲锋在前,带领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强攻一线,上有引航道整体式导航墙、重件码头、升船机底板首仓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他的身影无处不在,并在日常要求各部门做到每周有计划,每天有目标,责任落实到人,加大监督和考核力度,为实现节点目标凝聚一切可能的力量。

项目施工建设中,积极创新施工方式方法。为降低纵向围堰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提高围堰抗冲刷能力以及防渗效果,创新“T”型预制块作为围堰护坡。采用预制 T 型块代替传统钢筋石笼,加快围堰填筑速度,大幅提升施工效率,降低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为疏解道路提前通车贡献力量。《围堰预制块护坡技术创新应用》荣获2023年度青年创新创效大赛成果一等奖。

利用无人机定期拍摄现场照片,辅助施工管理和进度监控,并利用720云台制作了可以随时随地查看现场的全景图像,第一级边坡成型、第一仓混凝土浇筑、第一个临时场区的建立……项目部每个阶段的施工都被无人机清晰地记录下来。全景图像的建立,让项目以俯瞰视角,全面看到现场的每一个角落,不仅方便于及时掌握现场动态,随时查看现场进度,更好地与现场施工对接,还可以应用于会议投屏、现场施工规划布置之中,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无人机拍摄高精度影像,再利用大疆智图等软件,建立实景模型,最后使用图新地球软件将模型呈现出来。建立好的三维模型可以导入CAD图纸,使平面的图纸与立体的模型结合在一起,可以全面审视现场实际情况,做出最直观、最切合实际的规划布置。项目部制作的现场三维模型,不仅可以与平面图相结合,还可以与各种模型相链接。通过与预先建立好的模型链接,可以直观且超前看到项目建成后的情况,并且与当前实际状况相结合,做出精准规划。

2024年3月,地质原因造成的升顶坡失稳事件无疑一瓢凉水泼到了热血沸腾赶进度的项目团队身上。

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困境与挑战,审批程序周期长且复杂等问题,徐国强并未气馁,组织项目部多次开会研讨。“有困难就要攻克,有问题就要解决。人自救,天亦助。车到山前必有路,只管努力,必定会有好的结果。”研讨会上,徐国强鼓励大家。

他组织项目针对各工况下的升顶坡边坡稳定性进行复核并邀请专家论证,将升顶坡以副坝道路为界分为上下两处作业面,在时空关系上进行错开施工。并对边坡进行每日安全巡查、坡面位移监测、GNSS自动化监测等严密监控,确保实时掌握边坡变形动态。针对强变形区处置工作,采取开挖一级支护一级原则,最大程度保障安全的条件下进行边坡处置。

只管努力,莫问前程。站在整体“一盘棋”高度,他积极协调推进项目建设,聚人心、稳人心,紧密配合各单位,专题研讨、优化方案、商务谈判……项目建设终于步入正轨。

水电八局的发展,正是因为有无数像徐国强这样坚守付出的八局人,才成就了今天的成就,要成为最具行业特色的一流国际工程公司,就还要继续付出,更多付出,创造新的业绩,无愧于水电八局,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Baidu
map